报告时间:2022-11-29 15:30
报告地点:理化楼C、腾讯会议ID:517 669 347
报告人:张四纯
主办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时间:2022-11-29 15:30
报告地点:理化楼C、腾讯会议ID:517 669 347
报告人:张四纯
主办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张四纯,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0年7月和1996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分别获学士学位和分析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7月在西北大学获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10月-2002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2002年11月-2004年11月在清华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出站后留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长期从事光谱/质谱分析的方法、仪器和应用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单细胞代谢物质谱分析方法研究。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nal. Chem. 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报告简介:
代谢物作为细胞新陈代谢的终端产物,相比于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变化,更能直观地反映细胞表型。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往往能够标志着疾病等异常情况的发生,特别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物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相继发展到了单细胞水平并得到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单细胞代谢组学研究还缺少高效的手段。
质谱无需标记、高灵敏度和多组分同时检测的优势成为单细胞代谢物分析重要工具。单细胞代谢物质谱分析技术主要是利用微操平台移动电喷雾喷针完成细胞内容物取样再进行质谱检测。这种方式适合于对少数细胞中的代谢物进行全面的分析鉴定,但不适合用于大规模实际单细胞样品的检测。另一种方式是借鉴流式技术高通量单细胞分析的特点,利用有机质谱对单细胞代谢物进行高灵敏度检测。这种方式既可以实现单细胞代谢物的高通量检测,获得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单细胞分析结果,同时又发挥了其能够同时检测多种代谢物分子的优势。另外,细胞原位成像技术能够得到单细胞代谢物的空间信息,能够研究组织中环境对细胞的影响。因此,本报告还将讨论将二次离子质谱(SIMS)成像技术用于单细胞代谢物成像分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