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鼠李科植物扩散模式与其多样化

2023年04月17日 14:24  点击:[]

报告时间:2023-04-21 14:30

报告地点:西山湖校区三教D308

报告人:陈永生

主办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报告时间:2023-04-21 14:30

报告地点:西山湖校区三教D308

报告人:陈永生

主办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陈永生,男,1987年4月生,内蒙古赤峰市人。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及宏观生态学的研究。致力于运用分子系统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化石、古气候、古地质、古植被等证据探究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与演化及特征植物类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子课题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4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SCI收录8篇),其中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6篇,包括中科院一区Top期刊4篇(1篇ESI高被引)。参编专著2部。

报告简介:

物种扩散是塑造当前生物多样性格局重要的生态和进化过程。。研究不同的扩散模式与植物多样化的关系对我们理解当前生物多样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迄今为止,在系统发育大框架下探究不同的扩散模式对植物多样化速率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研究中我们首次以物种众多、扩散模式多样且分布广泛的鼠李科植物为研究范例,通过重建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及扩散模式的演化历史,估算物种的多样化速率,评估了不同扩散模式对被子植物多样化速率的影响。

上一条:美术.艺术.工艺.设计——概念与学科关系辨析 下一条:盐生植物辽宁碱蓬的耐盐机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