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地点:校礼堂
报告人:朱旭东、陈时见、吕立杰、荀渊、王建华、马红亮等
主办单位:教育学部
报告人简介:
朱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教育学组秘书长、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民进中央特邀研究员。朱旭东教授长期从事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制度政策以及比较教育和外国教育史等领域的研究,是我国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吕立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课程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成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委员。获批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2020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荀渊,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曾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助理、兰州城市学院副院长等职,入选2012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09-2010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主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项目20余项,在SSCI、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20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
马红亮,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陕西省STEM教育研究基地负责人,陕西省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部级项目8项,出版专著教材5部,发表SSCI、CSSCI论文40余篇。
吕立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课程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成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委员。获批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2020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荀渊,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曾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助理、兰州城市学院副院长等职,入选2012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09-2010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主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项目20余项,在SSCI、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20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
马红亮,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陕西省STEM教育研究基地负责人,陕西省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部级项目8项,出版专著教材5部,发表SSCI、CSSCI论文40余篇。
报告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与重要支撑。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技术赋能是师范大学亟须解决的时代命题。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之际,特邀专家学者探讨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议题,以期为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为辽宁师范大学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