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大气二次颗粒物形成机制的计算模拟研究

2025年11月18日 11:01 迟景云 点击:[]

报告时间:2025-11-22 14:00

报告地点:理化楼C501

报告人:谢宏彬

主办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人学术简介
  谢宏彬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学院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获得者。2018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之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加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主要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及机器学习等方法,研究大气二次颗粒物的形成机制。近年来,以通讯及共通讯作者在Science, J. Am. Chem. Soc., Environ. Sci. Technol., J. Geophys. Res.-Atmos.及Atmos. Chem. Phys. 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和重点研发骨干课题各1项。获得辽宁省“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荣誉称号,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计算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生态环境部第一届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SCI收录期刊Atmosphere和Process Saf. Environ. Prot.期刊客座编辑。
报告内容
  我国自“气十条”实施以来,污染源直接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得到有效控制,但二次颗粒物仍居高不下。因此,亟待揭示二次颗粒物成因,为二次颗粒物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报告重点介绍二次颗粒物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在二次颗粒物成核和生长机制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上一条:高性能甲醇酵母细胞工厂构建 下一条:新视野·新方法·新成长:古代晚期与拜占庭史教研融合工作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