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气候变化下陆生脊椎动物的生理响应与保护对策

2025年08月12日 16:35 迟景云 点击:[]

报告时间:2025-08-21 10:00

报告地点:西山湖校区生科院d308会议室

报告人:马亮

主办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报告人学术简介
  马亮,中山大学青年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逸仙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动物生理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注动物在成体和胚胎阶段对环境变化的行为和生理响应,探讨可塑性与进化在适应环境变化中的作用。课题组结合野外研究、控制实验和机理模型,预测物种在特定微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并制定全球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urrent Bi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博士后基金,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骨干成员。担任Fundamental Research青年编委,审稿Nature Communications、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等期刊。2023年获评“优秀青年动物生态学工作者”奖。
报告内容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重塑动物的行为、生理与空间分布格局。本报告将围绕动物生理生态与保护的研究主线,介绍我的课题组在五个近期工作中的进展:1)评估气候变化对荒漠鸟类多样性的影响;2)基于机理模型与功能性状数据,预测气候变化下全球荒漠蜥蜴面临的热胁迫与生存风险;3)揭示气候变化下蛇岛蝮与秋季迁徙小型鸟类之间可能出现的物候错配;4)构建气候变化驱动下的人兽冲突预测框架,识别中国重点保护陆生哺乳动物的潜在冲突热点;5)从全球尺度量化海平面上升对陆生脊椎动物的影响,评估关键生物多样性避难所的保护需求。报告将介绍我们如何结合微气候模拟、生理建模与空间分析,理解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并探索有效的保护对策。

上一条:以地理之智,铸区域国别研究之基 下一条:迁徙鸟类保护:评估和缓解人为直接威胁的影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