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红山文明——五千年前的知识与思想

2017年06月13日 08:48  点击:[]

报告时间:2017-06-15 14:30

报告地点:西山湖校区三教B401

报告人:冯时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报告时间:2017-06-15 14:30

报告地点:西山湖校区三教B401

报告人:冯时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报告人简介:

冯时,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担任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考古学报》副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研究领域为古文字学与天文考古学,旁治商周考古学、天文年代学、先秦史、古代思想史、历史文献学及科技史。出版学术著作《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出土古代天文学文献研究》、《古文字与古史新论》、《中国古文字学概论》等1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金文文献集成》。

报告简介:

红山文化是距今6500至5000多年前、主要以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小凌河为中心、具有典型特征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以牛河梁“坛、庙、冢”为代表的物质遗存,表明红山文明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红山文明牛河梁三环石坛,不仅描述了一整套宇宙理论,同时准确地表现了分至日的昼夜关系。牛河梁盖图所表现的古人对“宇宙”的认识水平,已足以令世人惊叹!

上一条: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下一条:拼音与非拼音语言的口语感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