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21-11-09 19: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室
报告人:符杰祥
主办单位:文学院
报告人简介:
符杰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欣学者”,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鲁迅手稿全集》专家委员会委员,新华社瞭望智库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等多个科研项目,在《文学评论》《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出版《文章与文事:鲁迅辨考》《烈士风度:近现代中国的性别、政治与文章》等多部,科研成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报告简介:
不同于斯皮瓦克所提出的“翻译的政治”,跨文化理论更强调在地文化的对话意义与主体性价值。自古罗马以来,译介学就有两种传统,两种路线。晚清所流行的是“豪杰译”,且译且作,大肆删改,毫无愧色。有译界“第一人”之称的严复与林纾开风气之先,深深影响了“五四”一代人。比如鲁迅,尽管外语程度已进步到可以独立阅读乃至动手译介外国文学作品,长时期以来仍然“爱看”古文大师的“林译小说”。作为早期读物,林译小说所形成的“中国路径”对鲁迅的译/作有一定的启示。新文学的译/作与源流问题,需要辩证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