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

2022年11月11日 17:07  点击:[]

报告时间:2022-11-13 10: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报告人:金翠

主办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报告时间:2022-11-13 10: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报告人:金翠

主办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报告人简介:

金翠,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结合遥感、生态模型、野外通量观测、模型数据融合、及统计分析技术,针对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极端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并关注各时空尺度下的气候变化及气候极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双向反馈,以及基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及变化监测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课题2项,在《Remote Sensing》,《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Remote Sensing of Envrionment》,《生态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

报告简介:

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提高扩展了其应用领域。在地理大数据的背景下,计算机运算速度和容量成数量级的增加、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为分析处理大数据量的遥感和地理数据创造了条件。然而,遥感图像反映的是区域特定地理环境中的综合信息,它综合地反映了地球系统各要素的相关性及联系。充分认识地物间的相关性,在遥感图像上寻找目标识别的相关因子,建立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才能高效推断和识别目标本身。

上一条:近海环境监控多源信息协同感知与融合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下一条:高光谱实时处理技术研究及海洋遥感应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