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新型稀土配合物智能发光材料研究

2022年11月03日 17:07  点击:[]

报告时间:2022-11-11 15:30

报告地点:理化楼C416、腾讯会议ID:892-350-135

报告人:唐瑜

主办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时间:2022-11-11 15:30

报告地点:理化楼C416、腾讯会议ID:892-350-135

报告人:唐瑜

主办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唐瑜,理学博士,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ACS期刊Inorg. Chem.副主编;Inorg. Chem. Front.和《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等期刊编委,《无机化学学报》和《结构化学》青年编委。近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111引智基地项目,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和企业合作项目等研究课题。近五年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l. Sci.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CS Nano和Adv. Sci.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甘肃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兰州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和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报告简介:

发光稀土配合物具有丰富的分子设计性和动态可调的配位键,而且荧光寿命长、量子产率高、光谱分布广,在刺激响应型智能发光材料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如何实现分子水平精准调控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功能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我们利用配合物的分子设计性和稀土发光特点,以界面效应、原位配位和能量传递等手段进行稀土荧光调制研究,建立了分子水平调控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功能新策略,将其应用于稀土智能发光材料。基于配体的刺激响应性设计,在一种材料体系中同时进行稀土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协同调制,实现了稀土多维度光学编码材料和双光子智能诊疗探针构筑,为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创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

上一条:基于机器学习模拟的催化反应理论和实验探索 下一条:高精度、大体系的理论化学计算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复杂体系中的应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