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殷商古文字对现代汉语思维的影响

2023年06月14日 11:13  点击:[]

报告时间:2023-06-15 8:30

报告地点:西山校区三教B206

报告人:刘源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报告时间:2023-06-15 8:30

报告地点:西山校区三教B206

报告人:刘源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报告人简介:

刘源,1990年至1994年就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4年至2000年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师从朱凤瀚教授学习先秦史及古文字,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00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工作,现任研究员、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甲骨文、金文与商周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独著与合著学术专著3部。

报告简介:

中国文字从殷周时代发展成熟以来,传承至今,在当今时代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这说明殷周古文字记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基因,是中华民族集体意识的根脉所在。中国文字早在武丁时代就已经在形音义等方面完全定型。殷商古文字已完全具备汉字所拥有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形表意、以形表音、兼表音意,即汉代六书凝练而成三书,反映出汉字独特的文字构造与使用的思维方式。殷代古文字对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殷代语言文字奠定了汉语思维中最基本的重要概念。其次,反映为习惯用语的独特语法。第三,体现在通假字的装饰性部首和笔画方面。故从语言文字角度来看,殷代奠定的思维方式,仍沿用到今天日常汉语汉字之中。

上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解读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下一条:透视2023年高考题,反思高中英语教什么怎么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