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增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以马来西亚孔子学院为例

2023年11月13日 13:47  点击:[]

报告时间:2023-11-15 14:00

报告地点:文科一号楼1305

报告人:郭伏良

主办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报告时间:2023-11-15 14:00

报告地点:文科一号楼1305

报告人:郭伏良

主办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报告人简介:

郭伏良,河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院长,马来西亚彭亨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汉语拼写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辞学、汉语国际教育。出版和主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河北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河北省教育国际交流贡献奖。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曾赴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巴西、印尼、泰国、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等海外高校讲学和学术交流。

报告简介:

回顾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阐释学科名称从“对外汉语教学”至“汉语国际教育”再至“国际中文教育”转变的国情和学理逻辑,指出“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涵盖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包括中国教师到海外开展汉语教学的“汉语国际教育”,还包含世界范围内众多华裔青少年的“华文教育”。结合在海内外从事汉语教学和管理的工作经验,通过具体真实的经历和案例指出合格的汉语教师除了要掌握良好的汉语知识、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坚持“普遍平等”“尊重差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基本原则。

上一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撰写之拙见 下一条: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