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宁波之役的隐情与东亚交涉—以袁琎被掳形象的形成为中心

2019年06月16日 12:26  点击:[]

报告时间:2019-06-19 14:00

报告地点:历史文化旅游学院B401会议室

报告人:刘晓东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报告时间:2019-06-19 14:00

报告地点:历史文化旅游学院B401会议室

报告人:刘晓东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报告人简介:

刘晓东,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早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留校任教。旋赴南开大学、名古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刘晓东教授以明清史、明清社会史,明清东亚国际关系史为主要研究领域,先后出版 《明代基层士人社会生活谫论》《明代士大夫社会交往与社会流动研究》《明代塾师研究》学术专著多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东北师大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在国内外学界产生较大影响。

报告简介:

明代世宗嘉靖年间,处于南北朝时期日本幕府麾下之大名,派出两个朝贡使团,分持明弘治、正德勘和,先后抵达宁波,各称正统,不相统属。宁波关在验贡、入港先后有处理不当之处。在宴请时,以先到的宗设使团下座,引发不满。宗设等杀死另个日使团团长及多名使团成员,追杀另个日使团副团长至绍兴城下。一路杀死明卫所军人多名,杀死指挥一人。并掳走明军指挥袁琎,夺船出海,回到日本。袁琎是抗敌被掳还是通敌叛国,在事件过后的中日交涉中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袁琎被掳形象是如何形成的,是怎样书写的,在中日东亚交涉中有什么影响。报告人将梳理中、日、朝三国史料,深入辨析,还历史以真实。

上一条:视频拍摄与意象表达 下一条:GEO-BUSINESS 地理信息与商业立地

关闭